以ISLI标准应用为契机 促进转型升级——暨南大学出版社应用实践
2018-07-04
本文转自《科技与出版》2018年第6期P51-55
作者:暨南大学出版社 徐义雄
作者:暨南大学出版社 徐义雄
摘 要
中小规模的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资源、渠道、机制多重困境,在数字出版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ISLI标准的发布实施为这类出版单位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暨南大学出版社作为广东省首批应用试点单位之一,在系统装配、资源管控、流程融合、产品制作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创造机遇。
关键词
ISLI;中小规模大学出版社;融合;转型
1 引 言
2015年5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ISO 17316:2015信息与文献 —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以下简称“ISLI国际标准”),对传统媒介及互联网环境下的各种对象的关联关系进行标识,以“关联”为核心,可应用于内容形态的融合。
为加快ISLI国际标准在我国的应用实施,2016年9月,《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2017年1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实施〈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国家标准的通知》,明确ISLI国家标准贯彻实施与应用推广的工作要求和具体任务。[1]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高度重视,于2017年5月印发《转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实施〈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国家标准的通知》,于2017年9月印发《关于开展〈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国家标准实施与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试点先行,示范推广”的思路,遴选应用试点单位。
暨南大学出版社是综合性大学出版社,属中小规模出版企业,以华侨华人研究专著、华文教育教材、传统文化读物出版为专长,内容资源特色鲜明,信息化建设基础扎实。此次入选应用试点单位,在系统装配、资源管控、流程融合、产品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2 ISLI标准实施、应用推广概况
2.1 ISLI标准核心价值
ISLI是ISO信息文献领域的第11项标识符国际标准,此前已发布实施的10项标准中,ISBN、ISSN、ISRC已被我国新闻出版领域广泛应用。从标识对象来看,上述标识符的适用范围是按照内容性质、载体(介质)形态等进行区分的,标识固定对象,如一本图书、一种期刊、一首音乐、一段视频等。
不同于上述标准,ISLI不标识单一对象,而是标识不同对象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关联实现内容融合、渠道融合、载体融合、产业融合。这是信息文献标识符领域的重大突破。“关联”这一核心特质赋予ISLI开放性和通用性,能够应用在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的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研发技术应用或与其他标准融合,将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出版单位的资源聚合、数据分析、版权保护等问题。如ISTC/ISBN+ISRC适用于听书产品[2],ISLI+ISNI+DCI(数字版权标识)可建立版权确权、管理、跟踪、追溯体系。[3]由此,构建以ISLI为核心的全资源编码管理体系,为新闻出版行业大数据体系建设和应用打通最后一公里。
2.2 ISLI标准实施、应用推广现状
ISLI标准在我国的应用推广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导,行业协会、注册中心、技术企业协同发力。管理层面,成立中国ISLI注册中心,提供注册管理及基础性服务;产业层面,处在引导、推广阶段,注册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应用机构注册工作,部分省市进行试点实施。截至2016年底,ISLI应用成果多集中于底层注册系统的研发、相关应用标准的技术研发,已经开展知识服务方面的技术研发,以及ISLI在数字教育和发行流通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
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立项研究ISLI标准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即ISLI/KLS(Knowledge Linking Service)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形成ISLI/KLS产业化应用体系,应用实践包括电子工业出版社“E知元”知识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施工”知识库。ISLI标准在数字教育方面的应用以MPR出版物为主要形式。截至2016年12月31日,ISLI/MPR出版业务平台登记MPR出版物超过4400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4月,MPR 产品累计发行码洋(不含识读设备)近18亿元。[4]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外语教育公司等分别在少儿读物、对外汉语出版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ISLI/MPR 标准应用产品树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此外,嫁接ISCI的“增强现实(AR)技术在出版业应用研究项目”及“增强现实(AR)技术在出版业应用标准预研究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综上,2017年以前,ISLI应用推广的方式是以产品或具体的应用产出为目标,参与的出版单位大多为规模性出版集团、出版社,产品是此前数字出版成果的延伸和扩展。一方面,这种模式打造的项目产品,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为ISLI标准的产业应用提供了有效路径,但复用性不强。另一方面,标准实施焦点集中在产品研发上,客观上使出版单位忽视了标准的基础性、普及性实施这一本源,无法认识到ISLI标准实施将对传统出版单位的资源整合、渠道管控、市场分析、版权保护产生长效利好。
3 中小规模大学出版社ISLI标准实施、应用需求
根据《2016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584家(包括副牌社33家),大学出版社的数量稳定在110家左右,中小规模出版社仍占大多数。
3.1 中小规模的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困境
囿于产品形式和产值规模,中小规模的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中存在诸多困难:技术与业务融合程度有限,资源聚合能力有限,数据分析、共享协同能力有限,信息化系统建设分散,整体规划性不强,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
在资源建设方面,中小规模的大学出版社的资源结构以高校教材教辅、学术专著为主,以一般读物为辅;形式上以纸质图书、期刊为主,一些品种配有以光盘为载体的配套课件、配套练习、音视频内容。大部分内容资源零散、不成体系且未标识。为挖掘某个专业特色领域,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学科资源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拆分、标引,建设专题资源库或知识服务平台,难有效益显著的产出。
在渠道运营方面,除了内容提供主体(出版社或作者)外,数字内容运营链条还包括网络运营商、平台运营商、设备运营商。以电子书为例,其主要运营渠道包括网络运营商如中国移动,平台运营商如亚马逊、京东,设备运营商如亚马逊Kindle。毋庸置疑,内容资源是核心,但平台运营商拥有不可比拟的聚合优势和海量用户数据,各平台实行自有标准规范,出版社只能接受资源重复加工、运营模式不可控,以及用户数据不可得。作为内容提供者的出版单位在产业链中往往处于“失语”地位。
在管理机制方面,大学出版社的管理机制具有双重属性。作为文化企业,重视内容质量的管理,强调社会价值和文化创意属性;作为校办企业,同时接受学校行政管理和行业规范管理,人员、流程、质量的管理更多依赖人的主观能动性。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是全新的思维和挑战。大部分出版社已运行ERP系统、CMS系统、OA系统,以及各类财务管理软件、发行管理软件,由此流程中出现多个软件系统,数据无法直接关联,从而导致出版社无法进行业务流程数字化的全盘规划,难以形成有效的数据管控机制,无法获得统一、完整的数据流。
3.2 中小规模大学出版社应用ISLI标准的关键价值
现阶段中小规模出版企业转型升级主要依靠项目带动,先转化利用部分存量资源,再验证项目渠道的可扩展性,进而沿袭至新项目。这种模式下,投入多、产出少,项目无法覆盖完整出版业务模块。资源、渠道、管理三方面的现实问题,中小规模的大学出版社无法仅凭自身力量来解决。
中小规模的出版社内容资产管理需要标准规范,增量扩容需要技术支撑。这是ISLI标准应用为出版社解决的首要问题。ISLI标志码的嵌入,辅以MPR码的链接,使纸质载体与数字内容相融合,为出版社提供了纸电转化的一种低成本方式。出版社无须另外投入建设平台、终端,每一次出版都是一次资源聚合,一种出版物也可以自成平台,直接面向读者提供资源服务、知识服务。
ISLI标准应用对内容资源管控的优势还体现在渠道运营和数据管理方面。通过底层标识,ISLI标准对同一个源的各类目标对象进行关联标记,这些对象包括产业链上的各方权利人。如实现产业链应用,可以明确定位出版单位、作者、网络运营商、硬件提供商、消费者等,有利于改善渠道主导、出版社相对被动的合作现状。ISLI还可以反映出版物编辑、出版、销售各环节的信息,被标记的内容资源的用户数据能直接反馈给出版社,进而形成信息内容生产流通的闭环。
存量资源的盘活、新增资源的积累、复合出版物的快速生产,以及信息数据的闭环,将有效提升中小规模的出版社对转型升级的适应性,避免生产要素限制导致的发展乏力,提高在新业态下的竞争力。
4 ISLI标准实施与应用的具体实践
4.1 意识先行,顶层设计
基于对ISLI标准应用价值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暨南大学出版社确立了“标准实施+产品打造+流程融合”的思路,将ISLI标准应用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抓手,打好资源建设、系统应用、流程管理的基础,为产业化技术应用做好准备。明确了实施的价值和定位,出版社举办各类专题会议进行宣讲、研讨,邀请技术公司开展培训,现场演示系统操作,在全社范围内形成统一认识,激发编辑的主动性,营造良好实施氛围。
在具体规划方面,由一把手从全局性视角考虑,制订整体规划,明确系统部署的时间节点、整体实施要求、管理保障制度。2017年10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要点:新增全品种(含重印、再版)申领ISLI标识符;实现标准流程融合;开发利用存量资源;加大力度策划复合出版物。
4.2 率先启动,迅速部署
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5月完成ISLI机构登记注册,在应用方面,率先成为与深圳市天朗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同的出版单位。同年完成ISLI集成技术系统(本根服务器)的安装部署,逐步推进ISLI标准及其关联技术与图书生产全流程融合。期间,出版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第三版)》,这是ISLI标准全国推广试点以来,第一本嵌入ISLI标识符的图书,同时应用MPR链码搭载音频资源。
4.3 部门协同,流程融合
为保证标准体系长期稳定运行,出版社在不打破原有流程规范前提下,最大限度运行各类系统软件。辅以相关制度规范,再塑组稿、审校、质检等环节。例如,组稿环节即融入MPR图书制作思路,强化多媒体资源的开发意识;三审三校、质检环节加强对多媒体资源的审读;另在质量监控方面增加标识符、链码、相关信息数据校验,等等。
4.4 重视应用,成效初显
截至2018年3月底,已为166种出版物(含重印、再版)申请ISLI标志码,149种正式出版(新书84种、再版3种、重印62种),标准应用率100%;131种ISLI电子书在泛媒平台发布(新书84种、再版3种、重印44种);制作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教程(第三版)》《中华才艺系列》等8种MPR出版物。融合ISLI标准应用后的生产流程运行高效、顺畅,编辑对ISLI标准应用普遍具有良好的认知,对MPR图书的策划出版具有较高的积极性。
5 ISLI标准实施、应用推广的经验及建议
5.1 经验
在基础性装配、普及性推广的环境下,中小规模的大学出版社现阶段适宜从资源管理、产品生产环节实施ISLI标准。暨南大学出版社能够顺利推进的两个关键因素是高素质团队和系统性管理。
高素质的编辑团队、高水平的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等,能有效提升ISLI标准实施的质量和效率。传统出版从业者,包括策划编辑、编务人员、文稿校对人员、营销人员等,需要在业务素质、应用技能方面进行新的适应和完善。在此前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暨南大学出版社就注重提高业务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人员的标准化、系统性意识,注重提高系统操作、流程管理水平。出版社将ISLI实施工作摆到关键性基础建设的位置,注重流程的梳理、环节的贯通、操作的规范,注意细节的把控,实现真正的流程融合,逐步实现内容资源的聚合增长,健康有序地培育数字产品。
5.2 建议
首先,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协调,加快基础性装配、普及性推广工作。ISLI标准在政策服务、行业管理、企业发展、市场服务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其应用范围开放,各种发展可能的探寻有赖于全行业的信息数据聚合。以龙头企业为主的技术应用研发可以作为示范项目,集中投入赢取高产出;但针对行业大多数企业的普及性推广也需加大力度。只有实现全行业装配标准应用体系及其关联软件,更多的ISLI标准出版物到达读者手中,才能形成行业大数据,进而激发市场活力。
其次,需多方协调,加快完善ISLI标准体系的建设及其关联技术的研发工作。推进与ISBN/ISRC、CNONIX的数据交换;与出版社现有ERP系统、CMS系统、知识资源库等进行有效对接;进一步畅通发布渠道,使ISLI标准出版物快速进入读者市场,形成用户交互。
6 结 语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跨界融合成为时代主要特征之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全媒体融合出版标准体系,成为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ISLI标准的实施及应用推广,对于理顺新的产业链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条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规模大学出版社,虽然不具备开展产业级技术应用研发的竞争力,但应切实开展标准体系的基础性装配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将有机会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实施《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国家标准的通知(新广出发〔2017〕5号)[EB/OL].[2017-01-25].http://www.gapp.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13941.shtml.
[2] 冯宏声.出版的未来与I SLI标准的应用[J].出版参考,2017(4):5-9.
[3] 刘颖丽.ISLI在数字教育出版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出版,2016(11):44-47.
[4] 冯思然.关于ISLI标准应用推广工作的思考[J].出版参考,2017(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