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R产业化应用:助力出版业转型升级 
MPR輿情 |天朗资讯
MPR产业化应用:助力出版业转型升级
2013-08-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在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观众在MPR专题展区参观。本报记者 韩东 摄

       自2009年有了行业标准,2011年公布国家标准,2012年在国内3个省作为试点展开应用推广,多媒体印刷读物(MPR)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2013年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MPR国家标准产业应用试点成果展作为一个特别展台备受各方参展代表的关注。展台上,除了琳琅满目的MPR图书品种外,布衣书和音视频地球仪等拓展性MPR应用也不时引起观众的好奇。

       试点教材最受关注

       作为首批MPR试点单位,南方出版传媒的MPR教材开发进展很快,其正在开发的粤版小学英语教科书创设了学生基本版、学生增强版和教师版3个应用场景。无独有偶,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也推出了小学生课外必读国学启蒙卷,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制成MPR出版物,为孩子们提供全新形态的国学学习方式。陕西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推出了MPR版幼儿园教材,受到孩子们欢迎。

       人民教育出版社今年也加入了MPR试点,推出了《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PEP)三年级下册》和《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PEP)四年级下册》两种MPR教材,并于今年6月在河北省开展应用实验。

       文化开发大有可为

       MPR出版物在文化资源开发上大有可为,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图书,通过MPR技术,能把抽象的描述以声像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更有利于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

       在MPR助推文化传播上,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是个开路先锋,其陆续制作的《名片陕西》《西安城墙》《长安画派》《中国蜀道》等多种MPR出版物,让陕西丰富的文化历史得到了精彩展示。陕西出版传媒集团还利用MPR技术在文艺、教学、视听、生活保健方面开发特色产品。秦腔马甲便是典型成果之一,在马甲或T恤衫上铺上MPR秦腔曲目编码,不仅方便戏曲票友和晨练者使用,也有利于向旅游者展示陕西特有的古秦文化。

       数博会上,出版界相关人士也纷纷表示,我国很多地方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革命资源、科研教育资源等,若能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发有针对性的MPR出版物,同时将MPR出版物与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结合起来,完全有可能实现各种文化资源的多元呈现。

       拓展产品崭露头角

       一提到MPR,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点读笔,但事实上,从MPR手机、MPR电子书包到MPR地球仪,MPR早已在图书领域内外开花结果。

       在这方面中原大地传媒有着成熟的经验,其打造的《金针菇》《土元养殖》等MPR读物广受赞誉,农民使用MPR识读设备点读观看视频,学习农业播种和养殖技术。

       “MPR应用不仅是一种业务,还是一个产业服务模式。它标志着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转变成信息内容产业为主动的格局。”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出版公司总经理黄海晖表示,作为一种新技术,业界如能在MPR产业化应用和相关产业链的完善上多下工夫,将会为包括传统出版业在内的很多行业转型升级插上翅膀。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